您好,欢迎进入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官网!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30浏览次数:1120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我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五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2016 年 12 月召开的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5 年来,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指导下,在挂靠单位河海大学以及所有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各项重大决策和布署,在切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科技工作者所急、学会专业优势所在的业务范围,推进学会改革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绩,学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坚持“学术性”社会组织定位,学术交流建设取得新进展 

5 年来,我会坚持学会的“学术性”社会组织定位,高度重视学术交流建设,在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1.坚持多措并举,搭建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

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各类学术交流平台一直是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5 年来,我会坚持多措并举,通过主办、承办、协办等方式,先后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及省内的学术会议、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30 余场(次),参加人数总计 4000 余人(次),交流的学术论文、报告合计 1000 余篇(次)。特别是在 2020 年-2021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变化,我会及相关分支机构在自觉遵守各级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仍然通过多方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采取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先后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交流会议 10 余场(次)。这些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会会员及广大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对于进一步活跃本学科领域的学术氛围,深化本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和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彰显学科优势,打造特色化学术交流品牌

作为江苏省内水利水电工程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社团,我会在坚持“学术性”社会组织定位,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水利水电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前沿青年学术论坛”“水力机械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具有水利水电学科鲜明特色的学术交流品牌活动。其中,“水利水电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前沿青年学术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该论坛第一届为我会发起,联合江苏省水利学会共同主办,其后三届均由我会单独主办,承办单位分别为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大学、河海大学等我会团体会员单位。论坛议题贴近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凸显前沿性和创新性,有效助力水利水电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科研成果和实际需求的对接,对于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单位及与相关水利单位的交流,繁荣水利文化,推进我省水利水电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发展,增强学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提高主、承办单位的声誉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已成为本领域学术水平较高、专业学科特色鲜明、具有系列化特点和一定品牌效应的学术交流活动。此外,我会每年定期举办的“水力机械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也都彰显了学科特色,并产生了一定品牌效应。

3.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学科领域科技水平提升 

为促进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水平提升,学会发挥相关专家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取得明显成效。学会副理事长刘超教授等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在国际排灌工程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影响,先后多次应邀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加了在韩国、美国等国家举行的相关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在 2019 年 9 月在韩国举行的亚洲流体机械国际会议(15th As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Machinery)和 IAHR 水力机械与系统亚洲论坛(2nd IAHR‐AsiaSymposium on Hydraulic Machinery and System)上,刘超教授的论文获评优秀论文,并接受大会主席 Young Ho Lee 教授的颁奖;会后又受大会主席 Young Ho Lee 教授专门邀请,参加了在韩国海洋大学举办的中日韩三国学者关于进水池模型试验的讨论会。此外,学会有关专家还先后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Sergio Torres 博士,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西班牙皇家工程院院士 Eduardo Alonso 先生,法国巴黎高科的 BOIS 教授等国外高校院所的同行专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这些国际交流学术活动,不仅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我国水利水电学科的国际影响,也增进了我会会员对国外本领域前沿发展趋势的了解,进而促进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科技发展和科技水平提升。

(二)坚持“主战场”服务面向定位,科技服务发展作出新贡献 

5 年来,我会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在推进水利水电科技进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

1. 面向行业需求,不断推进水利水电科技进步

我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和广大水利水电科技人员,长期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拓展科技服务领域,服务范围涵盖水工结构、水力学、水力机械、自动化、工程运行调度、仪器仪表等专业领域,服务对象遍及全国众多水利水电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形成了一批在业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首批立项项目、也是“重大水利工程大坝深水检测及突发事件检测预警与应急处置”项目中投入最大、原创性的标志性成果“禹龙号”载人潜水器,就是由我会相关专家及所在团体会员单位牵头研发的,它的研发和实验成功,实现了高坝大库深水安全保障技术和装备瓶颈的突破,在水利水电行业水下检测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针对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充分发挥多能源间互补效益,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我会相关青年学者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团队研究建立了面向电力/电量补偿的多尺度多层级协同调度运行模型,成果已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发表,并成功应用于北盘江、雅砻江等流域,形成了南方电网地区首套流域梯级水光互补调度规则、模型和软件系统,为我国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

2. 服务地方发展,积极实施科技服务平台项目

我会积极响应省科协号召,紧密围绕省内相关企业的迫切需求,积极实施彰显我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5 年来,我会先后完成省科协立项的 5 个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任务,其中,首席专家(工程师)计划项目 3 项,科技服务站计划项目 2 项。通过这些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我会科技人员积极帮助相关省内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服务成果,共完成产品开发 20 余项,获得专利 10 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4 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10 余项,有力促进了服务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受到服务企业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省科协组织的考核验收。 

3. 线下线上结合,大力开展企业人员科技培训

5 年来,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企业)为推进生产运行领域科技进步,对一线生产运行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培训的需求不断提升,我会及相关会员单位积极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面向生产企业一线人员的科技培训。2019 年 8 月 19-22 日,我会联合广东、湖南、广西等 3 省(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功在南京举办了“2019 年苏、粤、湘、桂四省(区)水电学会水文、气象预报与水库调度培训班”,学员来自四省(区)34 家会员单位从事水库调度与防汛专业的技术人员近 80 人,培训内容涵盖中长期气象预报、短期气象预报、水文预报、水利计算和水库调度等 5 个专题,培训效果广受好评。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学方式灵活,理论联系实际效果好。此次培训对于帮助水电站企业一线运行管理人员不断提升理论和业务水平,进而促进整个水电事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扩大我会在业界的声誉和影响,都产生了很好的作用。2020年以来,面对突发且复杂多变的新冠疫情,我会及相关分支机构在自觉遵守各级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举办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解读及应用、基于 B/S 架构水调 WEB 的部署配置和调试指导、清洁能源一体化监测与调度系统、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水轮机调速器系统、全国大坝安全监测及管理信息化技术培训班、全国小水电绿色改造与现代化提升技术培训班、以及云上论电等方面各类培训班十余次,累计培训受益面超过万人,专业影响大,社会效果好。

(三)坚持“第三方”机构功能定位,社会公共服务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我会积极履行科技社团的“第三方”机构职能,大力开展科技评价、标准研制、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积极做好科技评价,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奖项申报

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我会以科技成果评价为抓手,积极做好相关工作。5 年来,制定(修订)了《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通过完善评价程序,以及改进评价申请和评价报告等相关材料文本格式,加强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评价工作质量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组织并主持完成“S形轴伸贯流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ZM5-930 轴流泵水力模型”“抽水蓄能电站水力系统优化布置与过渡过程控制”“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瞬变仿真控制理论与技术”“大中型闸站工程健康诊断及安全保障技术与应用”“混凝土高坝安全防控理论与方法及其工程实践”“碾压混凝土坝安全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低扬程大中型泵站节能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等 8 项科技成果评价。这些成果评价工作,对相关会员单位的科技奖项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有效支撑和促进作用。经我会组织评价的成果中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省部级科技奖项 6 项。 

2. 大力开展标准研制,促进行业生产运行管理现代化

5 年来,我会及有关团体会员单位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大力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先后承担《智能水电厂技术导则》《智能水电厂经济运行系统技术条件》《智能水电厂公共信息模型技术规范》《智能水电厂一体化管控平台技术规范》《智能水电厂主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导则》《智能水电厂智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智能水电厂防汛应急指挥系统技术规范》《智能水电厂大坝安全分析评估系统技术规范》《六氟化硫实验尾气回收技术导则》等 10 余项国标及行标的研制,对促进我国智能水电厂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科技进步、标准化建设和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会还面向我省水电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地方标准研制,特别是作为第一主编单位编撰出版的江苏省地方标准《泵站反向发电技术规范》,为全国水利系统泵站反向发电技术地方标准,将对提升我省乃至全国的泵站反向发电运行管理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3. 搞好重大课题调研,主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作为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社团,我会长期关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涉水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淮河因洪水入海不畅,水运交通阻塞而导致我省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我会相关专家以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在此前已进行过长期大量调研,并最终形成“关于淮河入海大通道建设”的建议书(该建议书经学会和各有关单位合作,成功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并获批复,且被有关主管部门纳入“十三五”重大研究项目开展联合攻关研究)的基础上,近期又针对后续的“淮河江苏段综合治理”相关问题积极开展深入调研活动,学会还专门组织召开了“淮河江苏段综合治理问题研讨会”,目前有关专家已向相关领导提交相关调研报告材料,就有关淮河江苏段综合治理的方案论证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进一步建言献策。 

针对我省城市供排水泵站运行效率低下、运行稳定性差、占地面积大、征地困难等问题,有关会员单位专家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工作,在围绕城市供排水泵站新型结构与安全运行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并形成系列核心技术,相关成果获得 2017 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同时,积极为我省水利部门进行城市防洪排涝泵站的科研、设计及咨询等方面的决策建言献策,有效助力我省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会组织申报的“参与江苏省城市防洪排涝泵站工程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被省科协认定为 2017 年度“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项目“。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高我省水电站管理水平,我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我省小水电进行实地调研,发放专门调查表,并和运行管理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沟通,形成《关于我省水电站运行管理现状调研情况报告》,上报江苏省水利厅等政府相关部门,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

我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有关专家还承担了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委托的“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试点”专项课题研究,内容涵盖景区科普建设关键问题、景区科普建设现状与资源调查评估、景区科普建设实施方案、景区科普品牌推广路径等方面,研究报告已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专项课题成果验收。 

(四)坚持“特色化”科普工作定位,涉水科普服务创出新业绩 

作为水利水电学科特色鲜明的科技社团,5 年来,我会始终坚持把特色化科普工作作为学会的重点工作内容,在涉水科普活动、科普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创出了新的业绩。 

1. 搞好特色科普活动,宣传普及节水节能环保理念

5 年来,我会积极开展以宣传爱水节水、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为特色的科普工作。结合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台,散发宣传材料,水情教育进校园,以及“水趣大课堂”网上讲座,“书话江苏河长制”志愿服务等活动,大力宣传节水优先、保护环境的理念。积极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科普活动。其中,2020 年学会组织的“水利科普进校园,书香作伴助扶贫”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被评为江苏省“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获得省科协表扬。2021 年,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以“初心向党庆百年,奏响科普多重曲”为主题,学会联合河海大学科协、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以及江苏省水利学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植爱水之心:幼儿园水知识科普活动”、“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发展”经典知识竞赛、“回望百年路,党领科技兴”科普画大赛和科普画展,以及联合开放实验室并组织科普设施参观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 加强科普资源建设,助力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为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助力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我会响应省科协号召,通过线下线上双管齐下,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建设和利用,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在科普团队建设方面,5 年来,新增建设的“江苏省水力发电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被省科协认定为第四批学科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推荐成功第四批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1 名。在科普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海大学水利工程试验教学中心下属的水力发电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水力发电科普服务平台”成功获批 2019 年度省科协“科普服务平台”项目,建成水力发电科普模型 18 台套,举办科普报告 3 场,组织科普现场参观 15 场,受益面覆盖幼儿园小朋友、大中小学生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受众总人数达数千人,在宣传普及水力发电基本原理、水电等清洁能源与其他能源优势互补原理,提升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会相关专家及分支机构积极参加“水利科普进基地——首批省级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活动,包括《江苏省水情教育基地设立及管理办法》的制定及宣贯指导、基地申报、基地建设专题培训等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 13 个场所(工程)已由省水利厅等 5 部门正式发文,确定为 2021 年度江苏省级水情教育基地。此外,积极配合省地方志办,做好“江苏最美水地标”

图文资料的编辑工作;参与水文化主题展示馆建设和江苏省地方标准《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的科技传播作用,开发了适合公众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走进水利”“水利工程概论”2 门,完成了《淮河洪水去哪了》科普微视频制作工作,并已成功向微信公众号推送,受众广,影响大,效果好。

(五)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展现新作为 

5 年来,我会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学科竞赛为抓手,通过主办省级学科竞赛,以及参加省科协双创大赛等活动,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展现了新的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主办省级学科竞赛,助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号召,推动我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高大学生发明创新意识,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弘扬水文化,2018 年,我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在与江苏省发明协会、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等 3 家单位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决定将此前已举行过三届、后因故原主办机构未再续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予以恢复,同时更名为“江苏省大学生水创意设计大赛”,并于当年成功举办了第 4 届大赛。2019 年,经我会与其他三家联合主办单位申报,该项赛事成功获得省教育厅学科竞赛省级赛事项目认定。2020 年,在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如期举办了第 5 届大赛,并取得圆满成功。在第 4、5 两届大赛上,累计入围决赛作品 80 余件,参赛选手数百人。大赛的成功举办,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我会在高校大学生中以及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2. 积极参加省双创大赛,助力激发双创活力

我会还积极参与一年一度的“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并通过认真做好赛前动员和培训、参赛项目组织推荐等工作,激发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每年参与培训人员数百人,先后有多个项目入围决赛和进入决赛路演项目名单。其中,2020 年我会推荐的“混凝土在线流变工作性动态馈控系统”项目,入围当年双创大赛决赛路演项目名单,并最终获得装备制造领域创新组优秀奖。

(六)坚持以服务会员为抓手,助力会员学术发展实现新突破 

5 年来,学会一直把服务会员作为重要抓手,在努力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会员单位做好成果推介和推荐报奖、向相关部门举荐人才等工作,有效助力会员学术发展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进而增强了学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1. 服务会员学术交流,助力会员研究水平提升

在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我会 5 年来通过主办、承办、协办等方式,先后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达到 30 余场(次),参加人数总计 4000 余人(次),其中每年由我会主办、相关团体会员单位承办的“水利水电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前沿青年学术论坛”“水力机械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的成功举行,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品牌效应,对增强我会的学术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发挥了有效助力作用。 

2. 做好成果推介报奖,助力会员成果效应提升

在为会员单位科技成果进行宣传推介和推荐报奖方面,利用我会网站、江苏学会网、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网、省科协举办的“省级学会、高校科协科技创新成果展”等线上线下平台,对我会会员单位的有关科技成果、以及“首席专家(工程师)”和“科技服务站”项目的成果充分展示和宣传推介,有效助力我会会员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评价,5 年来先后完成会员单位8 项科技成果评价,为会员单位申报科技奖项提供有效助力,先后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6 项。2021 年,我会更是在推荐会员单位申报省部级科技奖项方面实现零的突破,作为推荐单位,组织推荐会员单位科技成果“自主可控大型/超大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制与应用”申报省部级科技奖项——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设立和承办、面向全国水力发电行业的“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并最终成功获奖。

3. 积极举荐各类人才,助力会员学术影响提升

学会充分发挥人才举荐重要渠道作用,助力提升会员的学术影响。积极参与一年一度的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推荐选拔工作,举荐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共4 名,其中 3 人成功入选,已有 2 位培养对象的项目实施任务到期,并顺利完成到期结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效果。参与 2018 年、2020 年的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推荐“江苏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共 2 名。参与 2018、2020 年的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执行委员推荐工作,推荐执委候选人共 2 名。参与省科协 2019年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和首席科技传播工作,我会推荐的以我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为主要成员的“江苏省水力发电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入选“第四批学科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1 人获聘省科协第四批首席科技传播专家。2020 年,参与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和委员候选人推选工作,选举江苏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代

表 2 人,其中 1 人成功当选江苏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参与 2021年省科协开展的江苏省科协科技智库专家选聘工作,我会推荐的1 名专家成功获聘省科协科技智库专家。 

(七)坚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助力学会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 

5 年来,我会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在学会治理建设、实施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会员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有效助力学会自我发展和服务能力得到新的提升。 

1. 以治理结构改革为主线,加强新时期学会治理建设

根据《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厅字〔2016〕14 号)精神,我会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改革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自 2016年 12 月 23 日我会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学会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成立学会监事会以来,及时调整了学会党建工作小组,党建工作得到了加强。在挂靠单位支持下,我会的秘书长专职化和秘书处实体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我会已基本形成了“理事会决策+秘书处执行+监事会监督”的学会治理结构,为我会的现代特色科技社团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学会治理方式方面,我会坚持依法、民主、自主办会,建立健全学会管理、运行和监督机制。通过制(修)订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推进了学会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了理事会决策层、秘书处执行层、监事会监督层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按章程规定行使职能,包括研究确定学会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学会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对学会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等;监事会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会议,按规定有效行使监督职能,确保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规范行使决策权。学会规范分支机构设置,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对原有的 5 个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调整,组建新的专业委员会 1 个和工作委员会 2 个。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在学术交流、科技服务、科普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重视加强分支机构的管理,切实做到分支机构运行管理依法合规。2021 年 5 月 21 日,我会接受了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

革督查组的专项督查,督查组对 5 年来我会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2. 以提升计划项目为抓手,增强学会自我发展和服务能力

5 年来,我会高度重视以省科协实施的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为抓手,不断加强学会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在相关团体会员单位、分支机构和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申报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项目 19 项,获批立项 15 个项目,包括学术交流建设项目 6 项,服务平台建设类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 4项,“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3 项,“科普服务平台”项目 1 项,综合建设项目 1 项。我会十分重视对获批立项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认真落实具体措施,推进项目实施,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进程中的问题,并切实按照省科协要求搞好项目管理,确保项目目标全面达成,并顺利通过省科协组织的考核验收。这些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增强了我会的自我发展和综合服务能力。

3. 以学会队伍建设为重点,促进会企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我会十分重视学会队伍建设,并积极做好发展新会员方面的工作。5 年来,学会在原有 8 家团体会员单位的基础上,先后新吸收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江苏省三河闸管理所、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大学等单位为单位会员,使我会团体会员单位总数增加到 16 家,扩大了学会规模,壮大了学会队伍,并将对增强我会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实现我会及相关会员单位双赢,促进学会及相关会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我会近年来还开展了个人会员重新登记、理事信息采集更新等基础信息方面的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学会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4. 以信息化建设为关键,不断提高学会运行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5年来,为适应新时期对学会工作的新要求,我会完成了对学会网站版面的改版工作,首页设计增加了学会 LOGO,改进了页面布局,完善了栏目设置;建立了学会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新的信息平台,拓展了信息交流和传播渠道,并根据相关规定,在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的同时,加强信息平台维护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通过学会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有关通知、信息,报道学会重要活动,宣传会员先进事迹及会员单位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水利水电行业相关的动态,以及水利水电科普知识等。学会的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学会运行效率、提高学会运行管理水平,以及扩大学会影响、提升学会形象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坚持以扩大交流为抓手,助力学会系统影响获得新拓展 

鉴于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我省是水能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为更好发挥水力发电学科领域重要学术团体的作用,我会坚持以扩大交流为抓手,积极参与全国水电学会系统内的交流,不断拓展在全国水电学会系统内的学术影响力。5 年来,我会积极参加一年一度全国水电学会系统秘书长会议,并在 2019 年秘书长会议上就省级学会的工作情况作典型交流发言;2021 年,选派代表参加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先后多次参加“南方省(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还作为邀请代表出席 2019 年的“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联系网工作会议”,围绕学会的学术活动、科技服务、科普服务、自身建设等内容,与兄弟省(区、市)学会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体会,同时介绍和宣传我会及有关团体会员单位在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探讨省际学会间的合作方式。通过水电学会系统内的交流活动,加强了我会与兄弟省(区、市)学会的联系,扩大了我会的学术影响力。特别是 2019 年,我会与广东、湖南、广西等省(区)水电学会联合在南京举办了“苏、粤、湘、桂四省(区)水电学会水文、气象预报与水库调度培训班”,并获得圆满成功,彰显了我会积极参与全国水电学会系统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方面的显著成效。

二、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的五年,我会将在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学会能力建设,更好地履行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的工作职责,更高质量地推进我会学科特色鲜明的“四服务一加强”工作,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品牌,着力提高科技服务层次和水平,着力全方位提升学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着力全面推进学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创学会建设发展的更新局面。

(1)坚持学术为本,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品牌

在继续坚持多措并举,开展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加强与全国性前沿学术组织交流合作,主动向外兼容,引入优质资源,以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为重点,以举办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品牌,紧贴学科发展前沿,聚焦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引领学术研究方向,争取原创性研究成果,助推水利水电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水利水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坚持科创为重,着力提高科技服务层次和水平

在继续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拓展科技服务领域,积极实施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我会汇聚行业内科技实力雄厚团体会员单位的整体优势,突出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高学会的科技服务层次和水平。既要在组织协调相关会员单位,聚焦学科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和“卡脖子”问题,开展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和协同攻关研究,积极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等方面,更好发挥学术团体的积极作用;又要在帮助行业企业解决生产运行管理难题的同时,及时做好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进而为促进行业企业生产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整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学会组织的更大贡献。

(3)坚持服务为要,着力全方位提升学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继续坚持以会员服务为抓手,做好搭建交流平台、推介科技成果、举荐各类人才等工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拓宽会员服务范围,搞好会员服务,摆到学会建设和发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并实施学会自主设奖工作,奖励优秀科技成果,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服务,促进高质量成果培育,加大力度做好会员科技奖项申报推荐工作;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各类人才举荐工作,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多机会,以高质量的会员服务,全方位提升学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坚持改革为先,着力全面推进学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对照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次学会换届,继续以改革为先,加强学会党建引领,在已经建立学会党建工作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会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更好完善和实施相关议事规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工作。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更好实现学会运行管理规范化。切实加强秘书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秘书长职业(专职)化、秘书处实体化。进一步加强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建设,加强分支机构管理,做好考核评价,激发分支机构的积极性,更好发挥分支机构在学术交流、科技服务、科学普及以及会员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继续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加强和改进会员管理与服务。要通过不断完善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学会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学会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会的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学会自身的建设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都离不开上级组织的领导和指导,离不开挂靠单位和所有团体会员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我会广大会员的积极贡献,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会建设发展和学会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单位和各方人士, 向为我会建设发展和学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会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展望未来,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会将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开创学会工作和自身建设发展的更新局面,更加扎实、更高水平地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更加积极、更加全面地推进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团结动员全省广大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创新争先,促进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水力发电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